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读余仲廉诗:诗途漫漫,求索真心

来源:求索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2 04:0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余仲廉的一些诗篇,感动着我,触动着我,这也许就是优秀诗歌的魅力所在。诗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,爱国主义无疑是第一位的。毕竟,诗歌具有引领人、传递精神正能量的重任。

余仲廉的一些诗篇,感动着我,触动着我,这也许就是优秀诗歌的魅力所在。诗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,爱国主义无疑是第一位的。毕竟,诗歌具有引领人、传递精神正能量的重任。在中国古代就有诗以言志的传统,今天的新诗,也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传统。诗的思想引领性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都格外重要。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,余仲廉深知主题的重要性,在诸多诗篇中,或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家国主题,这无疑提振了诗歌在文学与文化中的格局和担当。

前些年有人说,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,这虽是调侃,可也不免引起一些思考:人们的文化生活有越来越多的选择,唯独把读诗、赏诗、写诗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。中国是诗歌的国度,诗歌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文化的厚礼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读诗写诗在社会上蔚然成风,诗人是受到追捧的群体。后来,此风减弱。不过在这几年,我发现身边的诗友突然又多了起来,余仲廉就是其中一位。

总体讲,余仲廉的诗给我三点印象,首先是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其诗从语言到思想,大开大阖,诗篇和国情、世情、民情紧密相连。其次是诗的表达与“论道”联系在一起,他的诗歌创作没有无病呻吟、孤芳自赏,也不屑于在文辞方面纠缠不休,而是在诗中表达人与人、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。最后是格局和境界,也许是他的人生阅历特别丰富的原因,从他的诗中能看到经历过什么,遇到过怎样的坎,加之勤奋的阅读和写作,其诗在无形中形成了独有的气象。然而诗途漫漫,写诗和其它文艺创作一样,需要不断沉淀、长期探索,不断超越自我,最好的诗其实是诗人心中正在酝酿的那一首。

他当过农民、工人,干过企业主管、公务员,还从过商、做过投资。40岁后他还刻苦学习,一鼓作气在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。他兴趣广泛,尤其对诗歌创作情有独钟。二十年来,本着对诗歌的热爱,他如同辛勤的蜜蜂,不停地写诗,出版了《灵魂的解读》《珞珈山起风了》等诗集,引起关注。

作为诗人,要心怀国之大者,还需要对熟悉的人和生活有一颗真心。真心也就是真诚,其实不光是诗歌,任何文学体裁的创作,都需要真诚的品质,不具备真心的作品,必然会被虚伪、空洞的东西挟持,这是艺术的天敌。读余仲廉的诗,不难发现他的诗中充满真心——或者说是赤子之心。

(原标题:诗途漫漫 求索真心)

来源:北京日报 作者:陈华文

诗心,是一种真心,在诗的表达中有独特的敏感。诗集《珞珈山起风了》,处处闪耀着真与美。如《珞珈山的春天》写道:“珞珈山的春天,春风无限,温暖徐徐。它不仅在珞珈山吹拂,在有珞珈人的地方,就会有春风沐浴!”这里说的珞珈山,就是武汉大学的珞珈山,这座山和这所大学几乎是同义词。作者曾经在珞珈山上求学,对这里的先生、同学、草木、建筑等,饱含真情和真心。其诗作当中,珞珈山当然是绕不开的精神家园。其他诸如《他爱珞珈山的一切》《珞珈兄弟情》《珞珈双骄》等诗篇中,莫不如此。对珞珈山的诗歌表达,他并没有简单地赞美,而是以含蓄、意象等手法,以曲径通幽的方式传递深情。也许,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:以简短精要的语言,用一种不可言说的方式,传导诗人独有的情绪,而这种情绪会感染和影响无数的诗友。

流程编辑:TF063

近期读了这两本诗集,感慨颇多。余仲廉的诗,涉及内容广泛,自然、乡土、亲情、友情、人生感悟等。也许是因为学哲学出身,他的诗中充满思辨,在诗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面,他巧妙地平衡了二者的关系,而这一切都自然而然,不做作。此外,读他的诗,也可以看出其人之精神之性格。他的诗中,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。对祖国的热爱、对家乡的挚爱、对弱势群体的大爱,在他的诗歌中一目了然,因为诗歌的语言不会说谎。

文章来源:《求索》 网址: http://www.qs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2/768.html



上一篇:上下求索三年来,魏建军和长城的焦虑真来了
下一篇:李求索等:资金偏好哪些互联互通ETF?

求索投稿 | 求索编辑部| 求索版面费 | 求索论文发表 | 求索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求索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