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回到现场与不朽相遇

来源:求索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07 10: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瞿秋白与夫人杨之华、女儿瞿独伊合影。图片选自《红色气质》 (作者:陈晋,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) 中国共产党人不同凡响的特殊品格和精神气

瞿秋白与夫人杨之华、女儿瞿独伊合影。图片选自《红色气质》

(作者:陈晋,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)

中国共产党人不同凡响的特殊品格和精神气质,不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,而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,它注定是从人物言行和具体事件中生发出来,体现于重大考验面前的选择,包容在日常奋斗的细节之中,因而拥有生动的审美着力点。该书选取建党精神一路延展至今的几段坐标式的动人风景,通过细节化的还原,让一幅幅可视可读的红色气质场景扑面而来,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件被永远定格,让读者回到现场,和历史对话,同精神重逢,与不朽相遇。

比如,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《国际歌》牺牲前写道,他留恋的是“这美丽的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”,包括“女儿,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”。女儿瞿独伊的回忆是,“他牺牲的时候,我哭出病来了。我始终不明白,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,哪一个是我的父亲?”再如,江竹筠走向刑场的时候,把所有的东西都送给了其他难友,身上唯一带着的是儿子彭云的照片,与此相应,书中把一家三口唯一一张合影,截取成三幅图片,最后剩下的是彭云一人。还有,一个叫王荣浩的普通技术工人,因为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,除了退休证上的证件照,竟没留下其他照片,去世后留给妻子的只有自家院子里的一棵核桃树,而书中呈现的,正是白发妻子坐在那棵核桃树下不尽思念的图片。关于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,书中除呈现黄文秀生前一张照片和她写的日记外,还有她父亲黄忠杰的两幅照片,一幅是他和黄文秀游览天安门城楼,一幅是代替女儿领奖时擦拭泪水,有人问老人家:如果能再选一次,你还会让自己的女儿毕业后回到家乡吗?父亲回答:“会!”。

【来源:光明日报】

全书逐次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奋斗风采。书中对这四个时期的篇目概括很有味道,分别是“为有牺牲多壮志” 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,有气势不凡和诗意含蓄的大历史感觉。每篇又下沉为不同专题,最后由一组题为“见证”的图片画面,带出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,营造出比较完整的历史通道。

不朽的红色气质,在书中浓缩于瞬间,镶嵌于光影,再配以简洁的文字,升华了动情点。其中,既有人们熟悉的李大钊、瞿秋白、方志敏、左权、赵一曼、王孝和、江竹筠……这些著名共产党人,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光影风采,特别是他们对国家、对未来、对后代是如何眷恋、祝愿和期待的细节,更有许多人们此前并不太熟悉的人和事,很少见到的图片档案,起到直扑心扉、撼动心灵的阅读效果,由此告诉人们,红色气质的审美感染空间多么细腻而深厚。

红色气质:成功呈现的关键在细节的选取和表达

在书中,这个历史通道主要是由不同时期的奋斗风采彰显出来的。全书虽然有合乎历史逻辑的递进延展,但又不是着意去勾连大历史脉络,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,也不是格式化的表达,而是通过一组组图片,一个个人物,一幕幕场景,一段段文字,串起了建党精神及其延展出来的抗日精神、抗联精神、红岩精神、两弹一星精神、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、焦裕禄精神、塞罕坝精神、改革开放精神、特区精神、劳模精神(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)、脱贫攻坚精神、抗疫精神、科学家精神……这些不同时期的奋斗风采,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的整体精神面貌,这就是以思想引领时代,以信念塑造品格,以奋斗感召群众,以牺牲揭示永恒。概括起来,全书体现了四个精神主题,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中,对党在四个时期奋斗风采的概括:浴血奋战、百折不挠;自力更生、发愤图强;解放思想、锐意进取;自信自强、守正创新。从这个角度讲,说《红色气质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史,应该是可以的。

比如,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先头船上的10多个战士,幸存了下来,但他们却倒在了解放上海的战斗中;修建川藏公路的战士们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劈山开路,以及怒江大桥边上那座浇铸进筑路战士身躯的桥墩照片;治理黄河时,一个叫戴金德的工人,用身体去堵水柱喷涌的大堤漏洞;深圳特区初创时那个奖励“四分钱”的改革故事,以及深圳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图片;还有,那张让我注目良久的塞罕坝创业者们住过的窝棚和地窨子旧图片……当读者回到这些人们熟悉或陌生的红色气质现场,历史的现场就有了充满诗意的张力,精神的不朽显示出穿透时空的魅力。

文章来源:《求索》 网址: http://www.qs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7/766.html



上一篇:比尔·盖茨求索清洁能源“冰爽”全球,自有中国
下一篇:上下求索三年来,魏建军和长城的焦虑真来了

求索投稿 | 求索编辑部| 求索版面费 | 求索论文发表 | 求索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求索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